2010年8月5日

4個踏入Social Media前的考量

初學者社群網行銷小手冊
個人或公司首度踏入Social Media的時候,勢必會有點恐怖。除了不確定自己適不適合這種溝通方式之外,光Social Media平台的選擇性其實就足以讓人怯步,何況還要如何充分融合平台以及利用每個平台不同的優點。這裡我希望分享我的一些經驗以及參考社群網專家的建議,整理出幾個重點。

1.從小做起

我在
第一篇強調過, 在社群網還沒摸透的狀況下,不要自不量力的一次開很多個平台。之所以要這樣是因為Social Media是一個“重質不重量”的溝通平台。假如可以在改良或者利用公司的既有的平台去實驗,會是最好的切入點!甚至假如規模還不夠大的狀態下,可以考慮用一些特定族群的Social Media平台先來試試水溫,例如使用Yahoo! Answers (奇摩知識)去回覆相關產品與產業的問題,然後簽名檔上面寫個人或公司的訊息以及連結。這種比較親密以及造福大家的(潛在)客戶互動正是Social Media的精隨。佛心來的,好人有好報!

2.有效利用現有平台
Social Media雖然有很多可以獨當一面的平台(例如Facebook, 台灣的Wretch以及Pixnet),但是也有很多是可以提供輔助性的加分。例如剛提到的奇摩知識,或者Plurk以及Twitter都可以架成跟你既有平台(可能是公司的Blog,公司的官方網站等等)的延伸。可以利用這些可以較小的Social Media的小Widgets去創造一個連結。重點當然還是在你想要怎麼運用。可能在平常的Blog上面比較少跟除了自家以外的品牌做討論並且全力注重自家商品,這樣你就可以利用這個延伸去展現對於大環境的知識以及幫助你的客戶以潛在客戶群。比自己創立一個Social Media平台相較下會比較輕鬆,而且這種方式很好根據你在Social Media上的學習過程而擴大(說不定考慮開始涉入其他Social Media平台)。我相信看到的成功Social Media公司案例裡面,他們在網站上放的那一大排“Follow Us On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Check in on Foursquare”不是一夜之作。那可是一個一個平台打好基礎,用心與時間管理出來的好成績!

3.好監測,好方向
以上兩點在討論的是如何踏出第一步,但是你踏對了嗎?所謂檢測(Monitoring)就是來回答這個問題的。在奇摩知識上回答關於同業(或甚至你的產品)的問題的時候,是否有人點擊你的簽名檔來瞧瞧你的網站?可以運用
Google Analytics去觀測這種資訊。這樣你可以去了解在外面的平台散撥的種子哪邊達到的直接效益比較高,或者哪邊根本沒有與其他人互動。我是用‘直接效益’去形容回來的點擊,因為我個人覺得在外面幫助別人的效益不是完全能被衡量的。Social Media雖說可以用Analytics這種工具去監測很多很有用的數據,但他並非萬能。我跟做我隔壁的好友口頭上報你們家的網址,這純粹會被Analytics看待為一個Direct Link,但是我說不定是透過的Plurk上的訊息才發現你們的(整體上是所謂的傳統 Word of Mouth -WoM)。我最近愛上了愛因斯坦的一句話:” 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這句特別在Social Media上有極大的意義;不是每樣可以算的數據都算數,而且也不是每樣算數東西的可以被計算(翻譯不好請見諒)。這時候英文的“Count”可以解讀成“意義”。

4.你的Tribe
所謂Tribe(部落行銷概念)是從行銷大師Seth Godin的書
“Tribes - We Need You to Lead Us”所提到的一個型態以及領導與組織觀念。你在Social Media上面的目標應該是以一個酋長的身分建立出你的部落。用部落去形容你的組織時,需要與部落達到某種程度的共識。這個共識是你踏入Social Media前就要有的目標。你是否想要提高你對尾端消費者的互動,還是想要建立一個足以啟發草根組織行動(Grassroot Movement)的部落?一開始設定的這些目標會影響你對於你部落的領導以及互動的方式。這本書也再次強調質過於量:看總數目不準,反而與特定的熱衷粉絲建立更深的互動才會真正的為你的品牌帶來務實上的回報。因為這些頭號粉絲拉進來的人以及分享的正面能量才是價值的所在。所以當你的部落慢慢成形的時候,要以粉絲的心態去看是否你提供的資訊是有幫助的,不要侵犯到粉絲。通常可以用掉換角色來看是否你提供的資訊是有價值的,假如你是粉絲然後在Facebook上面收到一個公司寄出來傳單,會想看嗎?你的感受會是如何?

這篇裡分享了要踏入社群行銷的一些基礎與概念,希望最近有控可以抓一些Case Study來分析,也鼓勵有看到好的範例的話一起來分享討論。因為根據每個人/公司的出發點,做出來的Social Media延伸可以完全的不一樣,相對的在看Case Study的時候也要切記,不是每個公司都適合成功的Case Study上面所看到的手法。

3 則留言: